手机版 登录 注册
文字大小
夜间模式
诗人的诞生历

作者:轻舟GalaxyCraft

编辑:三宅

五月五日 · 克尔凯郭尔
2025-05-05

今天是丹麦神学家、哲学家、心理学家、诗人、作家克尔凯郭尔(Søren Aabye Kierkegaard)的诞辰。

人们通常认为,克尔凯郭尔是第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——至少是第一位以多样化的文本深刻、持久,方方面面地探讨存在主义课题的作者,而透过他笔下寓言、隐喻和复杂思辨的文字迷雾,最核心处仍然是那每个人都应认真面对的问题:我们该怎样生活。

那么,关于这位存在主义第一人,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?

· 克尔凯郭尔出生在哥本哈根一个富裕家庭,是七个孩子中最小的。他的父亲是一位羊毛商人,外表朴实严厉,但内心充盈,富有想象力和思辨精神,经常在家中招待学者文人,并醉心于研究德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安·沃尔夫的学说,他后来结束了商业活动,以便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爱好。克尔凯郭尔后来说,他从父亲那里学到“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”。

· 克尔凯郭尔的母亲曾经是他父亲的女仆,未受过教育,为人安静谦逊,但非常聪明而有条理,一直是孩子们强大的保护者和管理者,直至暮年,据说克尔凯郭尔作品里有许多处直接引用母亲的话。

· 克尔凯郭尔在中学时“非常保守”,同学回忆他“崇敬国王、热爱教会、尊重警察”,这种保守主义态度持续了他终生,他后来成为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八世的朋友,并认为国王“在道德上优于所有丹麦男女老少”。

· 中学毕业后克尔凯郭尔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神学(终于不是法学或医学了),但发现自己无法献身于思辨,他说:“我真正需要弄清楚‘我应该做什么’,而不是‘我必须知道什么’。我想要过一种完全人性化的生活,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生活。”

· 克尔凯郭尔在大学读书期间雷吉娜·奥尔森,两人迅速坠入爱河,三年后订婚。但一年后婚约解除,克尔凯郭尔的解释是自己的“忧郁”不适合婚姻生活。但这显然不是解除婚约的真实原因。后世的研究认为,克尔凯郭尔可能过度美化了自己的未婚妻,希望她称为自己的知己,在意识到这并不现实后,他把对“知己”的渴求转向某个不特定的读者,他称之为“我的读者,那一个人”。

· 克尔凯郭尔除了本名,还有一系列笔名,他习惯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复杂问题,而每个角度都使用不同的笔名,立场甚至相互矛盾,有人因此批评他只是玩弄各种观点,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。即使以克尔凯郭尔之名出版的作品,他也会“创造”不同的声音,比如他的代表作《非此即彼》,包含两个“匿名作者”的作品,并以编辑的口吻对其进行整理评述,一个井井有条,一个杂乱无章。

· 克尔凯郭尔留下了超过七千页的日记,涵盖事件、沉思、对其作品的思考以及日常言谈,被认为是了解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。他的许多名言都出自日记,而他自己也对日记的价值深信不疑,他说:“我在日记中漫不经心地记下的东西,将会变得非常重要,并产生巨大的影响”。但另一方面,克尔凯郭尔担心在日记中暴露太多,而采取各种隐藏和迷惑手段,使得他的日记晦涩难懂、解读纷纭。

· 克尔凯郭尔去世前一个月在街头晕倒,被送进医院,直至去世。死因仍不详,有说法是一种结核病,也有说法是他年轻时从树上摔下的后遗症所致。临终前他拒绝领受圣餐,因为他觉得牧师仅仅是公务员,并不具备神性。但他的葬礼最终还是由教会负责,尽管他的一个侄子提出抗议,认为这不符合死者的意愿。这个侄子最终因“扰乱葬礼”而被罚款。

· 克尔凯郭尔生前死后,都鲜有人皈依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,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无可辩驳地展示出生存的荒谬性,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和海德格尔开始接受克尔凯郭尔的思想,并对其进行系统化梳理和阐释,二战更强化了这种影响力,最终使克尔凯郭尔成为西方思想和文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。

· 克尔凯郭尔最为人熟知的一个概念就是“信仰之跃(leap of faith)”,指的是不基于理性而相信或接受某事的行为,后来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短语,指相信无法证实的事物,或是为了获得积极成果而做出的冒险。但在克尔凯郭尔著作的丹麦文版本中,找不到和这个词组对应的短语,尽管他确实多次同时提及“信仰”和“飞跃”这两个概念,并认为信仰并非基于证据而获得。

250505.png

游客
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