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 登录 注册
文字大小
夜间模式
诗人的诞生历

作者:轻舟GalaxyCraft

编辑:三宅

五月六日 · 马丁生
2025-05-06

今天是瑞典诗人、作家哈瑞·马丁生(Harry Martinson)的诞辰。

哈瑞·马丁生被称为二十世纪瑞典诗歌的伟大改革者,也是无产阶级作家中最具独创性的一位。但最能代表马丁生诗歌创作特点的,或许还是他获得诺奖时的“考语”:捕捉露珠,映出宇宙。在秉承浪漫主义甚至古典诗歌创作遗风的所谓“正统诗人”中,他或许是最早将科幻题材引入诗歌创作的一位,也是寥寥无几的“科幻诗人”中成就最高的一位,足以在世界诗史中占据特殊的地位。

那么,关于这位“科幻诗人”,我们还知道些什么呢?

· 马丁生出本名哈里·埃德蒙·奥洛夫生,有四个姐姐和两个妹妹。马丁生六岁时父亲去世,母亲扔下七个孩子远走美国,马丁生成为寄养儿童,辗转于不同的收养家庭,经常需要为养父母家干活,但学习成绩仍相当出色。

· 马丁生十六岁时离家出走,从此自称“哈瑞·马丁生”,当了一名水手,航行至法国、爱尔兰和苏格兰,但船只返回斯德哥尔摩后,马丁生因买不起冬装而被辞退。此后他流浪了一年多,直至因流浪被捕,被安置在一艘前往冰岛和挪威的船上当司炉。两个月后马丁生逃走,流浪至比利时,他本想乘船去美国找母亲,却阴差阳错地在海上继续流浪,到过巴西、南非和印度,最终因肺病返回瑞典。

· 结束了水手生涯,马丁生开始了文学生涯,二十五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《幽灵船》。马丁生的诗将传统古典风格与散文史诗和现代主义自由诗结合起来,并兼具东方神韵,广受赞誉。

· 芬兰冬季战争期间,马丁生作为志愿者参战,战后他出版的《从现实到死亡》一书记述了这段经历。

· 马丁生的第一位妻子是小说家莫阿·马丁生,她是一位积极的女性主义者,支持无产阶级革命。两人最终因政见不合而离婚,马丁生另娶英格丽德·林德格兰兹。

· 马丁生对中国十分向往,他的长诗《李阚在树下的一席谈》,阐述了他对老庄哲学的理解,还以他想象中的“中国背景”创作了诗剧《魏朝三刀》,该剧于 1964 年在斯德哥尔摩皇家戏剧院上演,由英格玛·伯格曼执导。

· 马丁生最负盛名的诗集《蝉》最后一卷《多丽丝和米玛之歌》,讲述了一艘宇宙飞船从被摧毁的地球撤离,却迷失了方向,漫无目的地漂浮在宇宙中。马丁生后来将这套组诗扩展为他最著名的作品《阿尼亚拉》及其续集《多丽丝和米玛》,获得评论界的赞赏,并引起大众的兴趣。这两部诗作被改编成歌剧,并于2018年被改编成电影《阿尼亚拉》。

· 1974年,已经是瑞典文学院院士的马丁生与同为院士的埃文德·约翰逊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引发争议,媒体强烈抨击诺奖“自产自销”的行为,马丁生因此蒙受巨大的心理压力,四年后在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大学医院自杀,据说是用剪刀“类似切腹自杀”。

· 马丁生去世后,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协会和奖项于1984年创立。2024年即马丁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,国际“蝉”奖创立,以马丁生的诗集《蝉》为名。

250506.png

游客
全部评论